go基础篇(1)--入门
1. Go历史
1.1 诞生时间
Go 语言起源 2007 年,并于 2009 年正式对外发布。它从 2009 年 9 月 21 日开始作为谷歌公司 20% 兼职项目,即相关员工利用 20% 的空余时间来参与 Go 语言的研发工作。
2007 年 9 月 20 日的下午,在谷歌山景城总部的一间办公室里,谷歌的大佬级程序员 Rob Pike在等待一个 C++ 项目构建的过程中和谷歌的另外两个大佬级程序员 Robert Griesemer和 Ken Thompson进行了一次有关设计一门新编程语言的讨论。
计算机硬件技术更新频繁,性能提高很快。目前主流的编程语言发展明显落后于硬件,不能合理利用多核多CPU的优势提升软件系统性能。
软件系统复杂度越来越高,维护成本越来越高,目前缺乏一个足够简洁高效的编程语言。
企业运行维护很多c/c的项目,C/C程序运行速度虽然很快(因为采用静态编译),但是编译速度却很慢,同时还存在内存泄露的一系列困扰需要解决。
2. 为什么使用Go
简单好记的关键词和语法。轻松上手,简单易学。
更高的效率。比Java,C++等拥有更高的编译速度,同时运行效率媲美C,同时开发效率非常高。
生态强大,网络上库很丰富,很多功能使用Go开发非常简单。
语法检查严格,高安全性。
严格的依赖管理,go mod命令。
Go拥有强大的编译检查、严格的编码规范和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工具,具有很强的稳定性,稳定压倒一切。
跨平台交叉编译,windows就可以编译出mac,linux上可执行的程序。
异步编程复杂度低,易维护,GO 语言中 Channel 设计,异步程序写起来非常自然。
语言层面支持并发,
go关键字(协程)
使得go的并发效率极高。严格的语法规范,所有程序员写出来的代码都是一样的,对大团队来说,非常友好。
Go 的并发、性能、安全性、易于部署等特性,使它很容易成为“云原生语言”。容器和云的使用上非常广
3. Go下载
下载地址:https://go.dev/dl/
我这边使用的1.8.14
4. 环境变量配置
要使用go首先需要配置几个环境变量:
GOROOT
:go语言所在的目录,用于全局执行go相关的命令
GOPATH
:工作目录,工程代码存放的位置,此目录下,一个文件夹就是一个工程
GOPROXY
:代理,由于go需要翻墙使用,需要配置代理,有好心人做了代理
地址:https://goproxy.io/zh/ 可以去看文档
go env 可以检查环境变量的配置是否正确
配置完环境变量,我们就可以开始写代码了
5. 入门案例
在我们的GOPATH路径下,新建一个文件夹,hello
进入hello目录,运行cmd命令
# 运行下面的命令
go mod init hello
会生成一个go.mod文件,如果学过maven的话,可以将其当成maven的pom.xml,用于管理依赖的。
接下来,写程序
新建man.go
在其中输入以下内容:
// package 定义包名 main 包名
package main
// import 引用库 fmt 库名
import "fmt"
// func 定义函数 main 函数名
func main() {
// fmt 包名 . 调用 Print 函数,并且输出定义的字符串
fmt.Print("Hello Golang")
}
运行以下命令:
go run main.go
OK,现在我们入门了~~
6. 开发工具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这里我们选用GoLand做为我们的开发IDE。
这里我使用的是,2023.2.5版本
异常教程 - 提供IDEA激活破解码、Pycharm激活教程 (exception.site)
直接运行即可
注意在设置中,go相关的配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