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管理(2)--管理规划

一、职能

职责,这个团队为什么而存在,主要负责什么,这个通常在组织架构从上而下决定的。

使命,团队的愿景。

例如:以"上海最好的技术团队"为愿景,通过技术知识沉淀,形成学习型组织、持续提升技术硬实力。

衡量,通过哪些维度来度量团队做的好与不好。

例如:衡量要能量化,系统吞吐提升3倍、架构优化支持系统高可用、交付哪些功能等。

二、目标

业务目标,公司业务要发展,也要制定业务目标,业务目标拆分给技术团队,技术团队内部之间也会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支持方。

例如:业务开发方提需求给中间件团队、业务稳定性团队、技术保障团队等。

团队目标,团队的分工、规模、梯队。

例如:根据发展阶段整体人才要求,人才金字塔形、人才纺锤形、人才密度提升。

例如:具体到团队内部,需要配备多少专家、资深人员,这些人员如何安排,如何交叉互备。

专业目标,对系统架构、性能、稳定性等制定目标。

制定原则,可以采用SMART原则来指定这些目标,这些目标通常都可以纳入到OKR的管理中。

明确性(Specific)、可衡量性(Measurable)、可达性(Attainable)、相关性(Relevant)和时限性(Time-bound)。

三、团队

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团队规划,目标视角、资源视角、人才视角。

目标视角,团队分工、规模、梯队。

资源视角,每个人在公司意味着成本,这些成本考量需要跟公司发展匹配。

人才视角,团队中能给成员什么机会和空间、以及能对成员的指导和帮助。

另外,也需要关注新人进入团队后的磨合成本,短时间过多新人也会耗损导师过多精力。

四、路径

盘点资源,能申请到的资源和预算有哪些?

完成时间,完成这份规划需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?

赋予权限,团队做事需要激励惩戒措施。

通常绩效考核是常用手段,如果做的事情不能作为考核内容,尤其是跨团队合作的战略项目。

优先级一致排不上去,如期达到目标则风险就加大。

招聘的人才,是否能够持续发挥其价值,也就是事情和人匹配情况。

实现方案与措施,方案的制定立足实际情况、综合业界采纳方案权衡。

实现过程与结果,对实现过程中进度、质量和效果的把控。

有各种方法论可以对过程、效果、质量来把控,例如:scrum敏捷管理。


技术管理(2)--管理规划
http://47.123.5.226:8090//archives/ji-shu-guan-li-2---guan-li-gui-hua
作者
pony
发布于
2024年06月01日
许可协议